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环境要闻 > 文章查看

环境规划院调研城镇化中环保挑战 能否实现双赢?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围绕“城镇化与环保如何双赢”这一主题开展了调研,并于日前完成了关于《关于积极应对城镇化中环保挑战的调研报告》。

报告发现,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区域性、复合型、压缩性环境问题凸显,是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大短板。

报告发现,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一些地区不顾环境资源承载力,仍将城镇扩张、新城新区建设和土地资源大面积开发作为城镇化发展的主要途径,大拆大建、削山填湖,不断蚕食生态空间;不顾城市自然环境格局,不少高风险的化工园区、污染企业布置在城镇风道和水源上游,对当地大气、饮水、居住环境安全造成重大威胁。城市环境规划制度滞后,无法对城市建设、资源开发、产业布局提出先导性、引导性要求。

报告认为,若不建立环境底线制度,环境保护不能参与“多规融合”,城市环境保护仍“末端治理”、被动修补、抢救性保护的状况,新型城镇化将流于口号与形式,势必进一步加剧环境资源约束,带来更大的环境风险与挑战,直接影响到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报告提出,新型城镇化建设应坚守3条环境底线,即严格的空间环境管控底线、合理的环境资源开发利用底线、健康安全的环境质量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