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进展如何? 试点期限将至,实施单位面临能力、财力、激励措施等短板
清洁生产审核是推动清洁生产最主要的方式和重要抓手。2022年12月,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同意实施第一批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项目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启动了56个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项目。其中,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整体审核创新试点项目有16个,涉及有色、汽车制造、建材、稀土、纺织印染等多个重点行业。
根据《通知》要求,试点工作期限截至2023年12月31日,试点实施单位按照“边试点、边总结、边推广、边完善”的原则,及时总结试点成果,形成具有一定普适性、可复制、易推广的清洁生产审核创新模式。
目前,距离截止期限仅剩3个月,各试点单位相关工作开展情况如何?在审核创新探索实施过程中形成了哪些成果,又面临哪些问题和挑战?
由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司指导,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清洁生产中心和江苏省生态环境厅主办,南京市生态环境局承办的清洁生产整体审核创新(行业类)交流研讨会不久前在南京市召开。来自16个行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单位人员就相关情况进行了交流。
什么是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整体审核创新试点?
据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整体审核创新试点是以行业为单元,创新清洁生产审核模式,通过开展重点行业生产工艺全过程诊断,梳理行业关键共性问题,形成具有行业特色的清洁生产方案,加大重点行业结构调整和污染治理力度,加强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管控,引导重点行业深入实施清洁生产改造,探索行业降碳减污协同增效新模式,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实施绩效分级管理,有效提升行业整体清洁生产水平。
“以行业为单元创新清洁生产审核模式试点的意义在于各试点实施单位可不限于传统清洁生产审核程序,而是因地制宜,在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模式、实施方式、技术方法、规范标准等方面进行创新探索。”他介绍。
有些地方已经实践出一系列特色典型经验做法
在交流研讨会上,记者了解到,有些地方已经实践出一系列特色典型经验做法,初步形成了一批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审核指南、重点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团体标准等技术成果。
以汽车制造及相关行业为例,在试点过程中,北京市顺义区、重庆市两江新区、江苏省南京市、浙江省杭州市四地试点项目均开展了创新。这一行业的试点项目也是第一批16个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整体审核创新试点项目中占比最高的。
“汽车制造业是南京市的特色支柱产业之一,全市规模以上汽车整车和零配件制造业企业超过200家,主要营业收入超1200亿元。目前,全市已形成较为完善的汽车产业链,同时依托众多整车制造厂商集聚的便利条件,积极拓展上下游零配件及材料生产等制造环节,已经形成涉及汽车研发、发动机制造、整车组装、汽车电子等各项零配件的技术研发平台和生产线。但经调研发现,汽车整车和零配件制造(涂装)企业原辅料替代、VOCs减排、固体废物减量等方面的共性问题突出。”南京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南京市以此次试点为契机,选取40家行业重点企业,聚焦VOCs治理、水性漆替代等关键环节和共性问题,探索形成“政府统一部署+企业备案实施”“针对VOCs重点环节、兼顾全流程”“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协同联动的行业清洁生产整体审核模式。截至目前,40家企业按照时间节点,基本完成中期评估任务。
同样作为中国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两江新区集聚了长安汽车、长安福特、赛力斯等10家整车企业,200余家核心零部件企业,以及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长安汽车全球研发中心等一批研发机构,已形成240万辆整车产能。
通过这次创新试点,两江新区探索了“搭建线上平台+探索建立线上平台评价体系+形成差别化管理模式”的行业清洁生产整体审核模式。
搭建线上平台即以辖区内汽车行业为对象,以生态两江大数据系统为基础,结合工业企业全链条管理模式,建立清洁生产审核线上平台;探索建立线上平台评价体系即建立汽车制造业清洁生产标准体系和评审细则,通过线上平台促使同行业企业间开展清洁生产横向对比,引导企业间良性竞争,自主提档升级;形成差别化管理模式是通过企业清洁生产水平分级、划档,对企业实施差别化管理。
试点过程中面临哪些问题和挑战?
能力、财力、激励措施等短板是试点项目实施单位反映较为普遍的挑战。
“在试点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也碰到了一些实际困难。一是企业对清洁生产创新理念的接受度和理解力还不足,实际工作中,未能充分融合降碳减污等协同理念。二是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手段仍比较传统,在借助数字化等新型手段高效、精准提升试点工作成效方面,还有待提升。”兰溪市纺织印染行业清洁生产审核试点单位、金华市生态环境局兰溪分局党组书记吴胜忠坦言。
四川省德阳市电镀行业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单位、德阳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技术能力短板和企业缺少资金是现实困难。
“开展清洁生产审核试点工作对专业技术要求高,地方缺乏相关专业技术力量,存在较大的能力短板,希望国家给予一些技术指导帮扶。同时,试点工作尚未得到国家和省里的资金支持,地方保障经费落实十分困难,地区内企业规模较小,经济效益较差,企业积极性不高,希望国家能从鼓励的角度适当给予资金支持,以便进一步提高企业积极性。”这位负责人指出。
“涉及中/高费方案的清洁生产整改项目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受疫情及资本市场环境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传统工业企业普遍不景气,难以有充足的‘富裕’资金投入到变革性的清洁生产投资项目中。现有的激励政策门槛高、实施难,企业获得清洁生产融资较为困难。同时,由于目前试点地区缺乏针对清洁生产先进企业的财税、金融、名誉表彰与政策支持等激励手段,企业无法通过实施清洁生产享受到差别化政策待遇。”南京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建议,有关部门加大对清洁生产审核企业政策激励和资金奖补等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