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挺进全国前八!毛伟明:要持之以恒不遗余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11月1日下午,省长毛伟明在省政府常务会议上,与参会人员分享了一个好消息:在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1年度“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结果中,湖南在全国省份中排名第8位、比去年提升了2位,长沙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9位、比去年提升了4位,均居中部第一。
“这对我省是极大的鼓舞和鞭策。”毛伟明指出,优化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各级各部门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聚焦便民服务、聚焦市场主体、聚焦攻坚行动,持之以恒、不遗余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同时,当天会议原则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助推“五好”园区建设二十条措施》,这是湖南围绕“放管服”改革的堵点难点,靶向施策又一重磅政策,招招实、招招硬,将为“五好”园区建设注入“强心剂”。
成绩
湖南排名提升2位 长沙提升4位
营商环境好不好,市场主体说了算。据悉,今年全国工商联开展年度“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主要是根据政务环境、法治环境、融资、市场要素等,向企业家开展问卷调查,并对各地营商环境进行综合评价。
根据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1年度“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结果,营商环境前十省份分别是:浙江、广东、上海、江苏、山东、北京、四川、湖南、河南、福建;前十城市分别是:杭州、温州、苏州、深圳、宁波、青岛、南京、广州、长沙、成都。
湖南在全国省份中排名第8位、比去年提升了2位,长沙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9位、比去年提升了4位,均居中部第一。
行动
有活力有品牌有温度
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映照全省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的坚定决心,也为大力推进“三高四新”战略注入强劲活力。
今年以来,全省上下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市场有活力、改革有品牌、服务有温度。
精准实施系列举措,成效明显。扎实推进服务民营企业“一榜、一奖、一中心、一册、一办、一平台”等“六个一”工作,着力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强力推进省直部门“三集中三到位”改革,创新推行“线上全程办、预约错时办、主动帮代办”等服务,“一件事一次办”成为全国知名政务服务品牌,被写入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狠抓优化营商环境攻坚,开展市州营商环境评价,真抓实干督查激励连续两年排全国第一。出台用地保障、人才及金融服务“三高四新”战略十条措施,全力确保能源电力稳定供应,有效解决企业用工用能问题。
目前,企业开办平均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以内,全省民营市场主体达502.95万户、日均新增超2300户,前三季度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4%。
此外,今年上半年,在“五好”园区创建“1+3”政策体系支撑下,园区发展态势良好。布局在园区的省级及以上研发机构、众创空间孵化器、高新技术企业同比增长10.8%、22.9%、22.4%;园区技工贸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增长16.9%、25.7%。这背后,是推进“五好”园区发展的结果,蕴含着把优化园区营商环境作为重中之重的湖南智慧。
实招
20条硬核举措 助力“五好”园区建设
优化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
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湖南高度重视园区建设发展。为推动省委、省政府创建“五好”园区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落地,激发园区发展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动力,省政务局牵头起草了《深化“放管服”改革助推“五好”园区建设的二十条措施》。
二十条措施直面问题,围绕园区“放管服”改革的堵点、痛点,招招实、招招硬,比如,提出赋予园区更大的审批服务自主权、优化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推行建设项目极简审批“四即”改革、提升园区综合服务能力、强化园区深化“放管服”改革保障等。
当天,这份含金量满满的二十条措施经过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后原则通过,并将于近日印发实施,这将为全省园区建设发展带来极大利好。毛伟明强调,要科学精准赋权、完善推进机制、层层压实责任,不断破除制约园区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助推“五好”园区建设。
“企业为湖南高质量发展出力,我们就要在优化营商环境上给力,形成建设现代化新湖南的合力。”毛伟明强调,下一步,要聚焦便民服务、聚焦市场主体、聚焦攻坚行动,持之以恒、不遗余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让“身在湖南办事不难”成为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