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名称 | 湘潭市集约用地示范区生态公园环境治理工程 | ||||
工程地点 | 湖南-湘潭市-湘潭区 | 服务领域 | 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工程 | 规模 | 生态公园环境治理工程 |
工程投资 |
目前湘潭市张家浸垃圾填埋场是采取自然堆放的简易填埋,填埋场污染得不到有效控制,垃圾的随意堆放将严重破坏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以致严重影响城市环境卫生和人民的身体健康。为了有效地控制城市生活垃圾的不利影响,尽量使城市垃圾做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提高湘潭市城市的环境卫生质量和人民的生活水平,达到国家卫生城市的要求,兴建湘潭市集约用地示范区生态公园工程是十分必要的。
受湘潭市土地资源经营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承担了拟建项目的以下设计任务:封场规划、堆体整形、填埋气体收集处理系统、防渗覆盖工程、填埋场区雨水截流与排放工程、基础处理工程等。
对湘潭市张家浸垃圾填埋场现有的实际情况适合就地封场法。对非规范性的垃圾填埋场的水、气和外形采取补救措施实施封场的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投资较少、安全系数高、生态恢复完全等优点。由于填埋场已做了简单的封场处理,故本次工程的基本要素有:场地按园林标高堆整;填埋气体处置;雨水导排渠;填埋场景观建筑地下基础工程。
张家浸垃圾填埋场场地高程在54.4~60.4m之间,原始地貌为山谷丘陵,自停止使用至今,填埋体较为稳定。只需对部分区域的表面渣土堆体进行堆整处理,不宜破坏已有的防渗覆盖层。
由于生态公园建设要与周边道路标高协调,部分区域会挖方移土,将会产生填埋体的转移。场地堆整的原则是就地消化、尽量不外移填埋体。场地堆整则优先土方工程,合理堆放填埋体,待达到园林建设的高程后再堆整场地。
该填埋场垃圾容量约为约30万m3,至今大部分易腐败的有机物已消化殆尽,产气量较少。根据国内外常采用的填埋气体治理方法,结合垃圾填埋场实际情况,本工程将采用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填埋区域采用填埋气石笼导排井收集,经主导排管、罗茨风机抽送至填埋气治理设施;当甲烷气体高于5%时,采用燃烧排放,当甲烷气体低于5%时,采用除臭排放方案。填埋场气体治理工艺如下图:
因拟建的生态公园面积约5.3万平方米,为防止地表水渗入填埋层,在生态公园内由地势高处向低处修建雨水导排沟、渠,再汇流至周边的市政排水管网系统。 封场覆盖系统结构由垃圾堆体表面至园林顶表面顺序为:填埋气导排层(设施)、密封防渗层、排水层(管沟、井)、景观铺装或植被层。在封场覆盖之后设置填埋气体的导排系统。 湘潭市集约用地示范区生态公园的建设,是改造和控制垃圾等固体废弃物污染的有效手段,也是城市基础建设的重要一环,增强了湘潭市的城市载体功能,完善了城市基础设施,同时美化了市区,为市区人民创造洁净优美、生态健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